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4篇

【篇1】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在调查中,大学生被问及对五四运动有没有了解,有大部分的人表示有了解,有部分的人表示不了解。放开是否深入了解不谈,我们且说对五四运动有没有了解。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叫做有了解,即对五四运动的初步了解。初步了解就是知道五四是与我们的青年有关的,有青年节,和知道五四运动的发起的原因、关键人物、意义之一的等等的只停留在认识五四运动基本层面的知识。当我们升上高中成为一名团员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已经踏入青年阶段,这时候我们也应该在对五四青年节的庆祝或者宣传中对五四运动有所了解,再加上初中高中在学习中国现代史中,我们也应该对五四运动有所初步的认识。但是为什么身为大学人的我们,我们都经历过初中和高中,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的人对五四青年节连初步的了解都做不到呢?我们绝不可能没有听过或者甚少听过这方面的知识。在我看来作为一个青年,对接受和学习五四运动的知识是理所当然的,是我们不可以不做的,而且不仅要进行初步了解,还要进行深入了解。

学习五四运动是一种爱国教育,当然我们不可以说不了解五四运动就不爱国,而是学习五四运动等等关于民族复兴事件是我们爱国之心的源泉。我们大学生还是对五四运动不太了解的原因不可以只归结于我们本身,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我们的教育都有一定的责任。我个人认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缺少对爱国教育的关注。在中国大陆,我们宣传爱国教育的精神大多是在某个纪念日中的进行,大多只是形式上,就例如在国旗下讲话等等。不知大家现在在升国旗时,到底有多少人在唱国歌,是否熟悉地记得国歌歌词。在我记忆中虽然我是一名共青团员,但是我似乎没有参加过什么深入了解五四的活动。不过,不可否认每年的特殊的纪念日,会有公祭和参观博物馆等等的活动,但是不可否认这都是没有深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再看看我们中国香港,他们的爱国教育真正深入到日常教学中。在香港大部分的中小学会在早上特定的时间进行爱国教育,唱国歌、集体学习关于爱国的内容等等。反观我们大陆的应试教育,一切以书本知识为主、以考试为主,我们宁愿每天早上抽时间来学习书本知识,也肯定不愿意用时间来进行爱国教育。

学习五四运动,纪念五四运动,除了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学习里面的精神是肯定不可缺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人会觉得旧年代的精神在新时代不可以发挥作用,觉得那些精神遥不可及。五四运动的精神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和民主。从我个人认识出发,“科学”是有认真对待每一个有用的知识,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用科学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而“民主”就是讲究人人平等,为建造一个和平的社会作贡献。那么,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把这两个五四运动重要的精神记在心里呢?我想应该没有多少。在这个充满着物欲的时代,我们大多最求的是快餐式的快乐,又有多少人能静心地紧记一个爱国运动中的“科学”“民主”精神呢?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在五四中的重要精神肯定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具有的精神,可能有人会说这些精神“假、大、空”,不过如果我们加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鞭策着自己,不是很好吗?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这些爱国知识时,会觉得这些知识对我们没有,觉得那些东西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是这样的。那些事件可能不是发生在我们所熟悉的年代,但是这些事件都是我们民族复兴的重要一步,里面精神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我们需要做的是立足于我们这个年代去学习认识那些精神,为那些精神注入新的内容,然后把这些精神记在心中,决心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好像雷锋把自己比作成一个机器里的一个铆钉,虽然铆钉很小,但是确少了它,机器就运作不了了。

爱国是我们大家的,五四运动的精神是贯穿各个时代的,希望我们能够认真地学习五四运动,深入地了解五四运动,把五四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五四运动并不是什么空中楼阁,爱国更不是什么空中楼阁。

【篇2】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作者:丁慎政
来源:《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第03期

        由于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任务,且我国相关报告又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任务,因而文章就立德树人理念下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首先,本文对立德树人含义做了简要的阐释,然后分析了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意义,最后对大学生管理工作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做了简单的阐述,如实现专业化管理团队;
开拓网络管理各方面的渠道;
创新管理理念;
健全工作机制等。

        【关键词】立德树人;
历练;
大学生;
管理工作

        的相似之处,所以也就有着相同的一些问题。我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任务,所以,当代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发展需要结合立德树人理念,把大学生的特点当成基础,探索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方式,提升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 立德树人

        立德就是把德育看做重点,经过思想道德教育,然后引导以及激励学生。而树人就是以人为本,经过恰当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塑造或者加以改变。立德作为树人的前提条件,所以树人就是立德的根本目的,因而树人之前就需要先立德,教师需要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经过自身的文化素质,来影响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当成出发点,给国家未来建设培养出合格的未来接班人。而立德树人需要培养综合性人才,且需要加大对人才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力度。

        2 立德树人理念在大学生管理当中的意义

        由于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了一些要求,大概意思就是把立德树人当做是教学的基本工作任务,以此来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性发展,将大学生看做是我国未来接班人或者建设者。所以,也给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发展赋予了全新的涵义。立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这样可以丰富现今时代优秀人才培养涵义,也证明了现今社会对于人类教育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导向。因为道德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所以进行大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将树人立德的理念落实到根本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荣辱观,进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篇3】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作者:侯锡铭

作者机构: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来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ISSN:1002-8919

年:2017

卷:036

期:002

页码:99-103

页数:5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特殊性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新的时代使命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入新的内涵.立德树人必须眼中有“人”,这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逻辑起点十分契合.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必须紧紧围绕“大学生”,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摸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要遵循社会责任感形成的一般规律,又要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特殊性.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中,自我教育是核心.大学生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自觉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为信念,将个人的人生目标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篇4】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之思考

党的十八大在对党的教育方针新的阐述中,突出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意义,强调了“立德树人”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在新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新兴的大学生思想建设的有效实践载体已得到国内外高校的普遍认同,同时,它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提高思想教育 “立德树人”的理念是一致的,但要发挥大学志愿服务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作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特点

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是指热心于社会服务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自愿、不为报酬和收入的前提下,通过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技术进行的志愿服务。它适应了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并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志愿服务除了符合志愿活动的自愿性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动机的纯洁性

大学生自愿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他们活动的动机来源于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的积累,基本上是基于奉献爱心、服务社会、锻炼自己、增加社会价值等纯洁的目的,这些动机没有功利性,与物质报酬没有关系。

2. 涉及领域的广泛性

大学生基本素质较高,可参与志愿服务领域比较广,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内容和特长兴趣不仅涉及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扶贫支教,还涉及为大型社会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提供服务。

3. 鲜明的精神文明实践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来讲,具有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教育自我三位一体的功效。它有效地承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重任。

二、从“立德树人”的高度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差距

对于多年从事一线思想教育的辅导员来说,在学生志愿者服务中,看到了很多学生的成长与思想上的升华,但通过对志愿活动的研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离“立德树人”还存在些许差距。

1. 志愿精神持久性差

广大青年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大多数学生是秉持志愿的精神进行志愿服务,但不乏有的学生出于功利的原因参加志愿者的活动,尤其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兴趣盎然,但越高年级的学生反而参加志愿活动越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久性还有待提高。

2. 志愿服务存在“跟风”现象

近些年来媒体争相报道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以期带来社会的正面健康影响,但也引起很多大学生的“跟风”和为了评优而弄虚作假,在人多时主动进行志愿服务,但没有人时无视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比如前一阵报道,敬老院的老人在重阳节那天两个时辰竟被洗了三次脚,梳了无数次头。

3. 志愿服务需要动员

虽然志愿活动中许多学生积极主动,但是在各个高校志愿活动的实际运转中,还有需要动员的现象,甚至出现强制现象,对于“立德树人”的思想建设只停留在表面的轰轰烈烈,并没有进入本质的渗透。

三、努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和长效机制,追求德育工作综合效应

目前,我国各大专院校主要以“90”后学生为主体,这一代学生普遍处于“出身于独生,生活于市场、成长于网络”的时代中,在个性成长方面存在“性格独立有余,生活独立不足”的现象,高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培育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育,如何满足并适应新一代成长成才的需要,值得我们深思。

我觉得“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一是要完善制度,着力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二是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心,构建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三是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成人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着力构建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五是改进创新立德树人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 树立典范,从身边抓起

对于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志愿者树立典范,比如我院外语系日语专业2008级学生岳某,在大四实习期间曾放弃高薪工作赴四川省某小学义务支教。外语系授予其“大学生志愿服务标兵”光荣称号。这样的志愿活动就应该成为学生们的典范,积极倡导。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在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而且通过其现实的事迹教育广大在校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念,践行高尚品行。

2. 培养学生建立持之以恒的思想,把动员内化为自觉

要培养大学生持之以恒的志愿服务思想,将有志愿活动需要动员的现象化为自觉,需要各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讨论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探讨活动的经验,互相之间参与组织,大学生自我评选当中的优秀典范,久而久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动员现象就会内化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3. 搭建平台,架起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高校的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造福于社会的重要公益事业,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不应单单是各高校团委自我组建的活动,社会各界都要提供机会,与学校合力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系统,将志愿服务融入教育计划,最大化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量与热情,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4. 创新地开展 “三融合、三创新”的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将教学体系与地方文化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模式创新。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仅强调动手,更发挥了大学生群体的智力优势。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参与,更在参与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结合专业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综上所述,我们应着重强调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特长,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社会问题的敏锐度,把各方面工作的要求和主要措施予以整合和提炼,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纲目清晰、主次分明、科学规范、协调统一,从而增强学生改造社会的责任感和能力,强有力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黑龙江省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

此课题为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年学生工作专项课题“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编号:1252xs425)

推荐访问:树人 感想 立德 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大学生立德树人感想五四精神 大学生立德树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