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典型材料2020(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典型材料2020(2022年),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典型材料2020(2022年)

 

 乡村振兴典型材料精选 5 5 篇

 【篇一】

 近年来,xx 市 xx 区聚焦村级治理、村级发展、村级服务,充分整合资源力量,抓实乡村组织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融合进来,找准村级治理“新路子”

 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主题,xx 区各区级领导带头到包靠薄弱村开展实地调研 7 轮,以上率下推动“村村到”专项调研扎实开展,摸排的 36 个薄弱村全部纳入区级整治台账。部署开展“四员三沉两提升”工作,组建 8 支农村基层管理提升工作队,下沉镇街集中推进薄弱村整治、中间村提升、先进村防滑工作。层层压实镇街管村治村主体责任、基层管理提升工作队监督责任、“三下沉”片区具体责任,村级运行常态监控和村级决策常态监督不断加强。

 选育出来,撑起村级发展“门柱子”

 细化《xx 区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操作规

 程》,创新开发村干部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公开选拔 70 名村级后备干部,评选 4 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享受镇街新提拔事业单位副科级干部报酬待遇,18名村书记享受新录用事业干部报酬待遇,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建强村级发展“领头雁”。深化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专项整治,加强农村党员发展指标计划投放,解决无入党积极分子村 30 个,解决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 36 个。

 组织起来,充实村级服务“钱袋子”

 部署全区“三资”清理集中攻坚行动,集中推进问题合同清零、集体尾欠清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目前全区 195 个村全部验收完成。制定《关于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实施意见》《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操作实务手册》,明确 6 种领办合作社形式,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截至目前新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30 家。实施村级抱团发展项目,统筹整合下派帮扶资金项目和市区财政支持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实施牛庄镇、六户镇等 17 个村抱团发展项目 2 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篇二】

 xx 省 xx 县把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摆在首要位置,把锻造政治

 过硬、本领过硬、作用过硬的干部队伍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着力打造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治理本领高的基层一线干部队伍,不断凝聚乡村振兴力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建强乡镇班子队伍,强化引领力。坚持把选优配强乡镇党政“一把手”作为加强领导班子的关键来抓,牢固树立面向基层一线、注重实干实效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着眼2021 年领导班子换届,注重优化干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大力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敢于担当、经过实践检验、领导经验丰富、廉洁自律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做到经验能力互补、性格气质相容。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低了3.6 岁,累计提拔“85 后”正科级干部 16 名、“90 后”副科级干部 17 名,全县乡镇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活力进一步增强,推动释放发展最大能量。

 建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强化组织力。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从村情实际出发、从长远发展出发、从岗位适应性出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两推一选”程序要求、职数设置和人选标准,通过逐村分析研判、严密人事安排、深入细致考察,严把人选政治关、

 廉洁关、能力关,选拔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委员 1694 名、副书记 129名、书记 342 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较换届前下降 4.7岁,其中 35 岁以下占到 43.9%,大专以上学历占到 61.7%,较换届前提高 11.8 个百分点,实现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村党组织班子整体功能得到提升。

 建强乡土人才队伍,强化带动力。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围绕全县“6+4”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省市人才项目的牵引功能,广泛开展人才合作交流,分别制定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 xx 挂职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17 名,招考引进教育、卫生类大学毕业生 53 名,招聘引进急需紧缺教育人才 7 名、医疗卫生人才 64 名。立足打造“全国新能源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强化校企合作,培养新能源生产技术与运营维护人才 80 名、招聘新能源运营维护人员 254 人。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六项计划”,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 15 名,开展技能技术培训 92 期 4750 人(次),培养发展农民技术员 785名、科技示范户 547 户、科技明白人 2086 名。

 建强驻村帮扶队伍,强化战斗力。按照“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要求和“一村一队、一队 3 人”标准,国家部委和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向 198 个贫困村选派驻村帮扶工作

 队,选派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198 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396 名。深入开展单位包村、班子成员包社、干部包户访民情活动的“三包一访”活动,坚持年初一个计划、年中一个汇报、每月召开一个村组群众会议、充分发挥一个村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四个一”工作法,坚持对贫困户每月访问一遍,对非贫困户每两月访问一遍的“两个全覆盖遍访”,推动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进百家门、知百家事、暖百家心。

 【篇三】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xx 省 xx 县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盘活本土人才、用好“柔性引才”,为人才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持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柔性引才,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与中国茶叶商学院签订《xx县茶产业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 xx 担任 xx 茶产业发展首席顾问,提供茶产业发展咨询服务,协助 xx 县政府开展引进茶产业龙头企业、制定茶叶营销培训方案、设立茶叶技术研发机构等事项;引进台湾生态茶品牌“天莳园”创始人吴明洲为 xx 县茶产业发展顾问。邀请 xx 县旅游发展顾问 xx 教授及 xx大学乡村振兴课题组到洪指导 xx 现代牛种业园区建设,并调研指导 xx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强化培育,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持续开展“百名人才联乡村”,开展茶叶栽培技术、藤椒种植技术、旅游人才培训、畜禽防疫等各类培训 80 余场次,培育农民工致富带头人 27 人。推进名师、名匠、名医等 8 类本土人才培育计划,2020 年累计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30余项,开展专题技术讲解 160 余次,培训农民 12000 人次,不断提升农村各类人才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优化配置,提升人才使用效率。推进岗编适度分离制度,采用县级部门派驻乡镇、县级主管部门设置镇站(所)或片区站(所)的方式,派驻各镇的人员共 86 名,镇或片区站(所)的人员共96 名,有效促进编制资源整合。探索“医共体”“校联体”建设,依托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与县内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松散型医疗联合体,采取教学查房、专家坐诊、帮扶医生签约服务、人员进修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采取名校带弱校的方式,组织开展校长座谈交流、校园开放活动、名师直播授课、送教下乡等校际活动 20 场次,组织跟班学习 103 人次,有效提升乡村教育水平。

 加强宣传,提升舆论引导能力。选树示范引领,评选表扬优秀农村乡土人才“xx 县创新状元”“xx 县创新标兵”“xx 县创新

 能手”“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先进个人”共 74 名。宣传先进典型,开设“乡土人才”、《企业对话》——对话乡土人才宣传专栏,持续推送本土优秀人才宣传视频、信息 12 条。宣传黄丹、梁利等返乡人才创业事迹,讲好返乡创业故事,引导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本回流。

 【篇四】

 xx 自治区 xx 旗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强化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为抓手,着力打造基层党建“五张名片”,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局起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打造“系统化”名片,科学谋划立“高度”。

 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一盘棋”思想,系统长远谋划全领域基层党建工作。紧盯“创新、争优”目标,坚持分类指导、综合施策、一体推进,制定落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实施方案,统筹谋划配班子、强组织、聚人才。印发《深入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树立系统思维,突出上下联动、领域互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融合发展,真正把党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资源、发展优势、发展活力。截至目前,

 建立乡镇联合党委 12 个、社区联合党委 22 个、企业非建制性联合党支部 18 个。

 打造“制度化”名片,规范建设拓“深度”。

 紧紧围绕党内规章制度,分领域制定基层组织建设标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规范化水平。先后出台《xx 旗农村“两委”干部管理办法》《xx 旗不称职村“两委”成员职务退出办法》《xx旗发展党员工作全程纪实制度》等系列管理办法,细化实操规程23 项,力促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同步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细化任务 51 项,全面压实领导责任、组织责任。

 打造“标准化”名片,夯实堡垒筑“强度”。

 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模式,做到活动有场所、服务有人员、工作有制度。优化提升旗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成集党员学习、便民服务、创业孵化各类功能于一身的服务综合体,实现标准化、亲民化、便捷化三个转变。依托大引领工作机制,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纳入网格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以建设最强党支部为契机,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推动实现组织设置、班子配备、阵地建设、经费保

 障等各领域规范有序。截至目前,全旗 479 个党支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帮助解决问题 320 个,极大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程。

  打造“项目化”名片,压茬推进聚“力度”。

 紧跟自治区“三年打基础、五年争优先”整体部署,在承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的 10 个项目基础上,举办“组工干部说组工”研讨会和“项目答辩会”,精研细化夯基础求突破、谋特色促进步、树品牌争优先等 7 个类别子项目,形成组织工作项目书,以“项目化”模式推动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在全旗 164 个答辩项目中,优中选优评选出核心项目 28 个、重点项目 45 个、基础项目 91 个。

 打造“信息化”名片,融合服务展“维度”。

 坚持理念更新、方式更新,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路径、新模式,为高质量组织工作提供多元化信息支撑。整合智慧党建、党建直通车、党群服务中心智慧化服务网络,组建“党群连心桥”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多网融合的“智慧党建”信息化综合平台,推动实现“一体推进、一键响应,上下联通、全面共享”的信息

 化党建格局。同时,全面兼容自治区统建大数据中心、基层党建业务应用系统等集约化资源平台,有效利用平台优势开发特色软件应用和互联网办公,不断拓展网络办公业务、提高办公效率。

 【篇五】

 近年来,xxxx 县立足生态自然资源,通过项目建设、旅游带动、产业发展的方式,推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建设强基础。立足本地生态自然资源和农业发展基础,推行“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挥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后盾作用,动员党员干部,帮助群众规划院落生活区、休闲区、养殖区、种植区,通过在房前屋后建造果蔬大棚、种植果树、补植绿草、养殖家禽等方式,为发展林下经济打下基础。围绕旅游交通、景点配套设施、生态乡村等建设,通过村级路面硬化、灌溉渠养护、乡村绿化等方式,夯实旅游发展“硬件”基础,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发展基础。

 旅游带动添活力。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定位,各工作队联合文旅局、发改委等单位,围绕农业资源、时令民俗、节庆活动等内容,通过资源开发、修缮复原等方式,打造“农耕文

 化”“民俗文化”等农业旅游品牌,借助万花节、萨乌尔冬牧文化旅游节,拍摄专题宣传片,依托微信、抖音 APP 等自媒体平台宣传展示,传播生态旅游文化,扩大知名度。同步制作旅游宣传推介资料 18 份,依托“携程网”“去哪儿网”等旅游网站实时推送,展示乡村风貌、哈萨克族民俗风情、草原石城奇景,吸引游客 6.2 万人次,推动农业旅游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产业发展带民富。按照“以绿色造特色,以特色造优势”发展思路,采取“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引导群众发展林禽、林畜、林菌等林下经济作物 8 种,建立蜜蜂养殖基地 2个,通过供产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发展有机挂面、沙吾尔蜂蜜等系列产品加工产业,提供固定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转移 800 余户。依托草原石城、民族风情园等景区景点,协调创业资金 30余万元,帮助 480 余户农牧民群众发展池塘垂钓、田园果蔬采摘、花卉观赏等休闲生态旅游,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典型材料2020 振兴 乡村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