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 紧紧围绕主题, 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 在全国教育系统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 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的要求。

 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宣传。

 2.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重大任务和方针政策,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研究制订《2008-2012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纲要》 , 巩固成果、 深化改革、 提高质量、 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重点抓好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3. 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依法治校。

 深入贯彻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 。

 配合做好制定《教育督导条例》 和《考试法》 工作, 加快起草、修订《学校法》 、 《终身学习法》 、 《职业教育法》 、 《学前教育法》 和《学位法》工作进程。

 切实加强对研究制订教育规章的统筹管理。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 规范教育行政审批。

 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 普法规划” 。

 4. 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制度, 进一步推动落实“三个优先” ,即: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 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 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研究制定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的政策措施, 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公共教育资源要更多地向农村、 中西部地区、 贫困地区、 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发扬艰苦奋斗作风, 坚持勤俭办学,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5.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大规模培训教育系统干部, 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

 严格实行民

 主集中制, 健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加强学校基层党、 团组织建设。

 着力做好民办高校党建工作。

 6. 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认真落实干部监督工作各项任务。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 强化对学校招生、 收费、 基建、 采购、 后勤等的管理和监督, 深化校务公开。

 做好直属高校巡视工作。

 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校园,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7. 进一步加强教育部机关建设。

 积极推进机关转变职能, 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

 大力加强调查研究, 强化综合协调、 信息服务、 公文审核、 督察督办, 提高工作效能。

 改进文风、 会风, 精简会议、 文件, 清理并严格控制评比、 评奖、 评估和考核等活动。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 学习型支部建设。

 重视青年干部的培养。

 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

 做好教育信访工作。

 二、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进一步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

  8.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把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 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 语文、 历史、 地理等课程教材建设。

 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教育活动, 积极推进以营造浓厚育人氛围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中小学德育规程》 。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深入开展以敬业、 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着力抓好学生团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9.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 工作, 修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研修和全员培训工作, 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高质量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

 加强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总结推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开展大学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

 加强辅导员队伍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开展全面的多层次的培养培训。

 10. 全面推进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范围, 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制度建设。

 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教材审查工作。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1. 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上好体育课, 大力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 活动。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激励学生达标争优、 强身健体。

 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防病教育, 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

 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课率和教学质量, 开展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学生

 军训工作。

 做好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筹备工作。

 12. 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

 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就近、 免试入学制度。

 全面实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广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深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将重点放在考试内容改革上, 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扩大并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

 稳步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 推动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有机衔接。

 完善对政府、 学校、 校长、 教师及学生的评价机制、 评价标准, 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三、 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3. 切实完善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向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 强化财务管理。

 落实中央财政以奖代偿的激励政策, 推动各地加快化解“普九” 债务。

 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 以公办学校为主,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14. 依法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巩固和发展“两基” 攻坚成果, 继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全面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重在制度建设, 加强对农村地区寄宿学生的管理工作。

 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

 继续抓好扫盲工作。

 15. 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努力推进“班班通、 堂堂用” , 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着力抓好教学光盘的普及和应用, 做好教学应用指导和支持服务工作。

 坚持应用为主, 把远程教育与推动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教师培训、 促进农科教结合、 培训农村党员和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

 16. 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大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注重质量, 办出特色、 形成风格。

 重视学前教育,努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关心特殊教育, 启动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17. 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督导制度。

 继续做好“两基” 国检工作, 建立“两基”巩固提高年检复查制度。

 制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工作方案, 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 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抓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等专项督导检查工作, 做好全国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专项监测工作。

 开展中

 等职业教育督导试点工作。

 健全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制度。

 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18.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着力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积极推动东西部之间、 城乡 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

 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体制和机制改革, 积极推广“三段式” 办学模式, 引导和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19.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继续实施职业教育的“四大工程” 。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作用, 加强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急需人才的培养, 培育新型农民。

 广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 农村实用人才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培训, 加强职工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

 20.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健全并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一年、 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半年的制度, 努力健全半工半读制度。

 广泛推行订单培养。

 完善弹性学习制度。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

 21. 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启动国家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

 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 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

 大力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强自身建设, 注重总结推广, 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2.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在试点的基础上, 全面部署和努力推进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工作。

 以国民教育体系为依托,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 自学考试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平台等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

 五、 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23. 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认真做好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安排和管理工作, 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 支持校企合作建设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紧缺人才的学科专业。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 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 事业单位实习实践。

 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

 组织编写体现新知识、 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高质量教材, 继续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

 健全教授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制度,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全面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24. 扎实推进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坚持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的方针, 高质量完成第一轮评估工作。

 以加强分类指导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 高职教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统筹规划新一轮高校教学评估。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25. 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为中心, 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度。

 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以初试、 复试和推荐免试为重点的改革措施, 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选拔。

 做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深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

 深入推进专业学位工作。

 26. 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竞争力。

 全面实施“211工程” 三期建设, 完成“985工程” 二期建设, 启动“985工程” 三期建设, 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计划。

 27. 进一步提高高校自 主创新能力。

 继续加强统筹规划, 成立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及各重大专项协调小组和专家小组, 组织全国高校力量, 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

 加强国家(重点)

 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

 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型仪器中心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积极推进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继续开展10000个科学难题征集活动。

 深入推进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

 继续办好国家大学科技园。

 28. 启动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办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

 加强和改进教育部人文...

推荐访问: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 工作要点